沂蒙,主要指的是以蒙山和沂水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沂蒙是四五十萬年前沂源猿人生存的地區,是中華民族古文化起源之一的東夷文化的核心分布區,也是春秋時期魯國、莒國等諸侯國的主要分布地域。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又是著名的、在全國舉足輕重的紅色根據地。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 沂蒙,這里是舉世聞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曾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勛,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紅色的沃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國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坐落在沂蒙山區腹地的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沂蒙山區的政治文化中心??谷諔馉幒徒夥艖馉帟r期,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被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 在這里,有用乳汁救活傷員的“沂蒙紅嫂”—明德英;祖秀蓮 在這里,有擁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蘭、公方蓮) 在這里,有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中國抗日第一村”淵子崖村; 在這里,有被毛澤東稱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典型厲家寨; 在這里,有宛轉悠揚、風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調》; 在這里,有共和國主席劉少奇、開國元勛陳毅、徐向前、羅榮桓、開國第一將粟裕、谷牧、羅炳輝留在這一片片充滿神奇和靜謐的土地上。 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那一幕幕動人的革命故事,至今讓人肅然起敬。沂蒙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臨沂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沂蒙精神要點為:“吃苦耐勞、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于勝利、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绷暯娇倳洶岩拭删竦奶刭|高度概括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沂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沂蒙山、太行山、井岡山、延安曾經是中國著名的紅色革命根據地,在長期的革命和解放戰爭中,先后形成了沂蒙精神、太行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這些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在這些精神財富中,沂蒙精神既具有濃厚的時代價值,也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沂蒙精神的科學內涵 沂蒙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區的一種具體承載是沂蒙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先進群體意識。它秉承沂蒙優秀思想文化和革命傳統,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沃土,經過戰爭年代的洗禮,建設時期的陶冶,改革時期的考驗,形成“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基本內涵。 1、“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定、方向明確、追求執著的崇高政治信仰。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沂蒙人民經過戰爭的考驗,親身體驗到了黨的英明偉大,形成了堅定的愛黨愛軍的政治覺悟。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一帶的老百姓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紅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戰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戶曉、婦孺皆智。沂蒙人民將愛黨愛軍的一腔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軍參戰,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沂蒙人民愛黨愛軍愛國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現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不動搖,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愛黨愛軍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范和自覺行動,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中國南京紅色文化培訓中心 2、“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題。 沂蒙精神能夠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永葆生機和活力,就在于沂蒙人民能夠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不斷地開拓創新。臨沂并不是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先進地區,但是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的鼓舞下,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成為眾多革命老區中經濟發展的佼佼者。聞名全國的“金鑼”牌肉制品的老總周連奎,從賣豬肉起家,及時捕捉市場信息,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硬是打拼出了肉食市場的一片天地,把“金鑼”肉制品送出了國門,從一定意義上打造出了沂蒙山的形象。臨沂的不斷發展是沂蒙人民開拓創新的結果。 沂蒙人民的腳踏實地的吃苦耐勞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誕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楷模和典型。從厲家寨到九間棚再到沈泉莊,處處顯現出令人聳然動容的精神事例和典型。體現了沂蒙人民的吃苦耐勞,戰天斗地的沂蒙精神。 3、“艱苦創業”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忍不拔、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踏著共產黨人腳印,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獲得徹底翻身,創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放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向貧困和愚昧宣戰,涌現出了厲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溝等艱苦創業的先進典型。九間棚人硬是在海拔900多米,人畜吃水都很困難的荒山禿嶺上開辟出了脫貧致富的新道路,并打造出屬于沂蒙精神體系的九間棚精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沂蒙人民將艱苦創業寓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之中,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創造出“沂蒙鐵軍”這樣令人稱贊的奇跡,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于在人們的記憶中把誠實能干作為沂蒙人約定俗成的概念。 沂蒙精神不僅僅局限在過去的歲月里,無論是戰爭年代的“紅嫂精神”、“支前精神”,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厲家寨精神”,以及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九間棚精神”、“沈泉莊精神”、“經濟開發區精神”、“蘭田商城精神”等,沂蒙精神都能隨時代一起脈動,不斷匯入新的時代內涵,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4、“無私奉獻”概括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敢于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戰爭年代,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十萬多名英雄兒女長眠在這里??梢哉f,沂蒙人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展現了血染的風采。沂蒙人民節省出一塊紅薯、一張煎餅養育了人民子弟兵,成就了中華民族的驚天偉業?!凹t嫂”們用自己喂孩子的乳汁哺育了一個個傷病員,為共和國的建立提供的不僅僅是物質動力,這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食糧,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就是沂蒙精神。陳毅曾動情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死都忘不了沂蒙山?!逼鋵嵥涣说氖且拭扇嗣駸o私奉獻的精神,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對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況下,尤其是在關鍵時刻,總是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主動地承擔義務和責任,寧愿犧牲小家,也要顧全大家,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充分體現了老區人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沂蒙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多年來,沂蒙精神作為臨沂紅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一直凝聚、激勵著千萬沂蒙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改革創新、昂揚奮進,在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
沂蒙精神
更新日期:2020-08-18 11:37:02 | 瀏覽人次: 3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