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有被毛澤東稱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典型厲家寨;
在這里,有宛轉悠揚、風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調》;
面對這片紅色故土,陳毅元帥曾深情地慨嘆:“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遲浩田同志曾不止一次這樣動情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勝利,是老區人民特別是沂蒙山區人民用小米喂出來的,用擔架抬出來的。我永遠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們的恩情?!?/p>
大別山紅色教育:紅田慘案舊址
紅田慘案舊址位于新縣箭廠河鄉李家河村,原為一塊稻田。1927年12月,黃麻起義遭受挫折后,地主清鄉團勾結國民黨十二軍教導師一個營侵犯箭廠河地區,瘋狂鎮壓革命群眾,先后在這塊不到30平方米的稻田里屠殺了程懷天等革命群眾300多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整塊稻田,當地群眾崇敬地稱之為“紅田”。
大別山紅色教育:紅四方面軍首府舊址更多紅色教育
1931年5月,鄂豫皖軍事委員會在新集成立。軍委主席由分局書記張國燾兼任,曾中生、鄺繼勛、徐向前為副主席。軍委下設參謀部、政治部、秘書處、經理處、軍醫院、航空局、彭楊軍政干校等機構。同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于黃安七里坪成立,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方面軍總部設于軍委機關內。紅四方面軍成立后,在中央分局及軍委領導下,連續取得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戰役的勝利,使敵人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宣告破產,確保了鄂豫皖根據地的發展,創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極盛局面。1932年,四次反“圍剿”失利后,紅四方面軍西征川陜邊,舊址遭到毀壞。
三線精神的內容可簡要表述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
遵義紅色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紅軍戰斗紀念碑,四渡赤水紀念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紅軍街,紅軍遵義總政治部舊址,毛主席舊居,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茍壩會議會址,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舊址,博古舊居,遵義會議陳列館,婁山關摩崖石刻等(遵義紅色教育)。
來遵義: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遵義紅色教育)